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我院师生热议陈书记、云校长讲话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18-03-25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“静心湖边芳草绿,匆匆春又到”,新学期新气象,沧州师范学院教职工大会在齐越大讲堂召开,会上陈西峰书记对2017年工作进行总结,2018年工作进行部署,会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就党委书记陈西峰的发言交流体会、感悟,对大会中书记提到的新时代应有新作为各抒己见。他们从自身出发,决心2018年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。

现有语段内容摘录如下:

王锡智:

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:

3月6日在全校职工大会上,云校长对2017年学校工作进行了总结,对2018年工作进行了部署,陈书记以“与春同住”为题发表重要讲话,作为学院主要负责人,就如何落实学校工作计划,打造学院亮点讲以下几点:首先加强常规教学管理,这是基础,从教师的备课、上课、考试、论文等严格要求,保证质量;第二是带领我院全体教师做好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位评估准备工作;第三引导教师在科研项目申报中发挥团体优势;第四在校企合作上有所突破。

黄琳娜:

听了书记校长的讲话,首先觉得还不能有停下脚、喘口气的想法,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”。其次我觉得要想提升我校科研层次和水平,还需多措并举,如引进高层次人才;充分发挥现有高端人才的作用,由他们牵头组建科研团队,与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;科研切实体现地方特色,避免与其他高校的同质化等。另外,也希望学校给年轻人搭建舞台,为他们提供好的政策和条件,让他们尽情表演,唱大戏。希望沧州师院这座百花园花开不断,青春常驻。

邢胜:

听了陈书记和云校长的讲话,感慨颇多。我校确实应该加大博士的引进力度,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。从而能形成人才的聚集效应,一是互相促进,二是能够搭建科研团队和梯队,让科研良性发展。特别感谢读博这几年,学校,院领导的大力支持。对于今后的科学研究,自然责无旁贷。接下来的工作,考虑搭建一个青年教师的科研团队,力争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收获,有成果。

刘春玉:

陈书记在教职员工大会强调我们学校的春天来了,是指沧州师范学院在今年迎来了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机遇期。我要努力学习十九大精神,领会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,根据陈书记、云校长的指示,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,为了师范学院灿烂辉煌的明天努力奋斗!

张锐锐:

到师院一年多来,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评建工作中,见证了学校经历评估,首战告捷。这段经历对于我来说,非常宝贵,很有意义,我倍感珍惜。一年来我工作积极向上,乐观阳光,和领导、同时相处融洽,我很知足。因为知足,我热爱这所学校,热爱我们学院,热爱我的办公室。因为知足,我能每天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来。学校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点,学校要高速发展,需要我们上下齐心,共同进取,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和教学秘书,在教学上,应该继续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,虚心向前辈学习教学经验,改进教法,为学生,上好每一堂课。在管理上,继续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,为学校和学院、学院和学院、学院和老师之间起到良好的纽带和桥梁作用,保证学院日常教学工作顺利进行。除此之外,我还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,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。这就是我想说的,进取是迈步,知足是稍息,先知足、后进取、再知足、再进取,循环往复、乐此不疲。

刘斌:

陈书记说:“季节更迭无法左右,春天一样的心情却可以长留。我们对师院的感情,应当温暖如春,隽永如泉”。优美的校园环境,先进的教学设备,兢兢业业的教师团队,我们在师院尽情地吸允着知识,享受着师院带给我们的一切…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始终对师院长存温情,不负师院对我们的栽培,顽强拼搏,积极向上,取得优异成绩,为师院的建设添砖加瓦。

成就自己,发展自己就是成就师院”。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沧州师院的成功,立足当下放眼未来,我们不仅有奋斗的汗水,还有美丽的诗和远方,没有师院的培养,我们也就没有展露头角的舞台,多给师院奉献,就是君子;多跟师院索取,就站在君子的对立面。

张喜亮:

通过本次听云校长和陈书记的讲话,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云校长和陈书记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。我认为作为一名光荣的师院人,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师院增光添彩,共建我们美好和谐的家园

董金源:

云校长在会上提到要重视人才培养、强化管理,主要是对我们日常管理提出的要求。要内强素质、外树形象,就是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,提高自身素质。要培养敬业敬事的态度和团队意识,对自己的专业课程培养兴趣,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不能局限于及格就好,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,努力学习,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!

张超:

三月春风拂遍了师院每一片土地,更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。我心里的师院,是美好的,是和谐的。陈书记的话就像春风,让我感受到了师院对每一位学子的关心。作为师院的一员,我要作新时代下的有理想、有信念、勤奋好学的青年。我始终相信师院就是我成就梦想的地方。

邢程福:

2